

凯西集团很年轻。
相比那些上世纪就进入中国的跨国医药巨头,2001年,凯西才通过合作伙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。
以2008年在上海设立咨询公司作为“生日”,凯西在中国还未成年。
凯西又不年轻,这家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的国际制药集团,在业内已是90岁的“老人”,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。
这与同为意大利人的马可·波罗十分相似——出生于历史悠久的威尼斯波罗氏商人家族的他,随父亲叔父启程前往中国时,也未成年。
或许看到了这种巧合,凯西集团索性把自己的中国市场战略称为“马可·波罗计划”。
马可·波罗把他在中国的见闻传播到欧洲,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。而凯西想做药品行业的“马可·波罗”,告诉还在观望的外国投资者,中国市场的潜力。
对于这项计划,凯西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康礼极其重视。第六届进博会,掌舵凯西才半年的安康礼果断飞到上海,宣布“马可·波罗计划”全面升级。
今年进博会,安康礼热情依旧,11月6日,正值中意建交55周年纪念日,他与凯西携再次升级的“马可·波罗计划”回归。这次升级聚焦两方面:与上药云健康与京东健康等中国本土企业深度合作,进一步提升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;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合作,提升罕见病管理水平、规范诊疗体系、提升罕见病患者的可负担性与可及性。
“马可·波罗计划”已经出到了3.0版。
不断加码中国市场,安康礼的理由很简单:“中国是凯西在全球最有爆发力的市场之一。”2024财年,按固定汇率计算,凯西中国市场营业额实现了22%的增长。
“中国对凯西的重要性,可以从两个方面印证。”安康礼说,目前,凯西中国的员工已占到凯西集团全球员工总数的10%,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。此外,这两年凯西在中国上市的产品比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多。
进博会是透见凯西重视中国的一扇窗口。自2020年随意大利展团首次参展第三届进博会后,次年,凯西便以独立展位参展。今年,是凯西第四次参加进博会。其不断迭代的“马可·波罗计划”更是凯西进博会展台的“保留节目”。
日益壮大的市场充满诱惑,但也可能让人迷失。“进博会提供了世界顶级的交流平台,其溢出效应则带来了很多关于战略和发展价值的思路。”安康礼说,这让凯西获得思考沉淀的宝贵机会。
这种“沉淀”反映为凯西近年持续加大在华研发的投入,比如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上,凯西与海思科集团2023年底达成合作,共同开发DDP-1抑制剂。凯西也承诺,将帮助海思科把这款创新产品带向全球市场。
中国有近一亿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超过5000万名哮喘患者,还有每年超过60万名早产儿,这些亟待满足的巨大医疗需求,都是凯西研发的重点领域。“我们会把中国纳入第一阵营,让中国参与全球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,这样的话能够加速创新药物的上市,尽快惠及中国患者。”安康礼表示。
安康礼还透露了一个本月即将启动的“珠峰计划”,这相当于一个扩大版的中国和国际顶级专家的交流项目,过去,这样的机会集中在欧洲。
在把全球创新加速带到中国的同时,让更多“中国智慧”获得出海的机会,让世界看到中国,这让制定“马可·波罗计划”的人更像马可·波罗。
11月6日,凯西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康礼接受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专访。 陈玺撼摄
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